找到相关内容7150篇,用时1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试论各类“性行人”与“身至念”的修习

    性行的差别   (二) 性行的安立   1. 与“贪嗔痴”心所相应的行人   2. 贪行者与信行者   3. 嗔行者与觉行者   4. 痴行者与寻行者   (三) 性行的辨知   四、 试论各类性行人修“身至念”的可能性  (一) 具禅定者的修习   (二) 未具禅定者的修习   1. 贪行者与信行者   2. 嗔行者与觉行者   3. 痴行者与寻行者   五、 结论   一、 前言   禅定学,...

    释道一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70847573.html
  • 大手印五支圆满道

    究竟传承,那么它就好像是「廉价牛奶」般,淡薄地失去原有乳脂之味。修行人如果是因为恐惧死亡,图求死後来生安乐而避世修行,以此下劣发心,只能得到少许的体验。行者就算是身在与世隔绝之处,如果心中缺乏虔信,必定无法了悟真如。如果行者自以为其三摩地禅修甚佳,却无法使之与自心生起诸事相结合,了知缘起自性,他就无法将世间万相汇归入道。如果行者无法练习自我觉照,其禅修之果必易为妄念与外境所夺。如果行者未由「加持」...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111663434.html
  • 二十亿耳沙门的修行

    “世尊。或有一人,而作是念,此贤者以依信故,乐于无欲者,不应如是观;但欲尽、恚尽、痴尽,是乐于无欲。”一个行者所谓无欲的意思,是因为信受佛语,在根门对境时把心里所起的贪、恚、痴消灭,不令再生。  “世尊。或有一人,而作是念,此贤者以贪利称誉,求供养故,乐于远离者,不应如是观;但欲尽、恚尽、痴尽,是乐于远离。”一个行者所谓远离的意思,是心里对利养所起的贪、恚、痴消灭,不令再生。  “世尊。或有一人,...

    法增比丘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90054774.html
  • 当代南传佛教大师(三)

    行者的心灵更清晰、纯净时,有时变成更能知觉超感官的东西,他获得的不是真的非凡的视界和听力,而是相似的力量。因为这个力量,行者能够看到别人所不能看到的,他能够听到别人所不能听到的。人来请教他,他的预测实现,他成为一个巫师,因此他从毗婆舍那行者降级为巫师,但是一些时候之后,当对新奇现象的迷惑愈来愈多,而且行者修习的禅定更弱时,他的答案愈来愈不准,渐渐地客户离开,不再回来,行者残留一个中断的修习。  ...

    杰克·康菲尔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83042093.html
  • 认识“止”之禅修经验

    歧途的五种过患及八种对治方法的禅修典籍传统开始,认识修持“止”的经验。  五种过患  在禅修时,行者必须辨认哪些是出自禅定的经验或觉受、哪些是必须去除的过患。有五种过患必须藉由八种对治力而加以去除,这...贪恋、沈迷于世俗活动,以致于没有修持佛法或禅定的欲望;行者反而热衷于诸如猎捕动物、说谎及欺骗他人……等世俗活动,这些成为行者所喜爱、所习惯或经常想到的活动。从某一方面来说,行者具有精进力,但是,这种精进...

    创古仁波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13256276.html
  • 祈竹仁波切答:在持咒时,是否咒音不准便修持无效呢?

    的关键,发音是否完美正确只是次要的因素而已。在古西藏,曾经有一个叫做'固青达查华'的伟大行者。这个行者专修一种叫做'普巴金刚'的密法,拥有各种奇妙的神通力,在修法的时候,他一边持普巴金刚的真言,同时手持一种叫做'普巴杵'的尖锥形法器。因为持咒的力量,这位行者可以用'普巴杵'在大岩石上随意切划出深刻的痕迹,情况就好似我们用刀子在豆腐上...

    祈竹仁波切

    狮吼棒喝佛教问答录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2003413009.html
  • 禅林职位

    之下,三人一组之首位,称为小参头。又参头行者行者之参头)为行者中居首位指挥者之称,而与参头有别。担任楞严会上诵咒之职者,称为楞严头;依此类推,亦有般若头、华严头、弥陀头等。此外,于官吏等来寺请求住持...火伴。扛轿者,称为轿番。  此外,寺院中从事诸职服务者,亦有所谓行者行者之居所称为行堂,行堂之主首称行堂主,或单称堂主。行者有剃发者,亦有未剃发而携带家眷者,种类繁多,例如,参头行者、副参行者、执局...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34356883.html
  • 净觉寺举行三时系念法会超度祭奠地震遇难同胞(图)

    唱赞等七部分组成,且每一时佛事亦包含此七个项目。 第一时,开示行者(包括生亡两者),极乐世界无有众苦,道人若要寻归路,但向尘中了自心。众生所以受苦无尽,乃从贪欲而起,而贪欲更从忘却自性、异念纷驰而来。欲离苦得乐,往生净土,须信、愿、行三者具足。故行者宜具深信、发切愿,执持阿弥陀佛名号,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第二时,开示行者,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开显唯心净土、...

    净觉寺

    |大庆|净觉寺|

    http://www.fjdh.cn/bnznews/2009/05/14201679557.html
  • 学佛者不应帮人算命、看风水

      学佛以后很喜欢帮人算命,看风水,断住宅吉凶。   须知:佛陀曾开示:“一个人不应该浪费时间在算命、卜卦和选择黄道吉日上……。”尽管有些佛教行者,假借宗教名义来为人算命、卜卦,占相吉凶,或看地理风水,但佛陀却从来没有鼓励任何人去做这些事,且靠这些方法来谋生,则谓之邪命呢!俗说:“凡夫被命转,圣人能转命。”如果行者随便为人算命、看地理、断吉凶,那会使此人的身心受损,甚而影响别人对他的观感,所以...

    诺那·华藏精舍

    |戒律|

    http://www.fjdh.cn/article/2006/05/0621514275.html
  • 诗境禅心

    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这时行者有了出尘脱烦之志,开始远人求静,慧光内照,独坐调心。  (二)妄念纷动时:王维诗曰: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这时行者于静中观心,不...: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  这时行者妄想已去,偶尔有杂念飞来,但行者已能返观内照,使意识和真我明明历历。这时可发现妄想本空,如鸟如云,来去无踪,了不可得,证得安乐。 ...

    法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01042201.html